文章導讀
我們在包粽子後需要保存好粽子,這樣才能吃到比較新鮮的粽子,否則粽子沒有保存好如果長毛了吃下去會危害人們的健康,粽子一般是煮熟了以後再保存,這樣保存的時間會比較長,很多人都不了解熟粽子怎麼保存時間長,熟粽子怎麼保存時間長呢?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吧。
一.熟粽子怎麼保存時間長?
端午期間天氣炎熱悶濕,溫度偏高,新鮮粽若是存放在不透氣的包裝袋內,極易發黴變質。所以最好選擇竹籃、無紡佈袋等透氣性好的包裝來存放新鮮粽子,並且不要紮緊袋口,一定要盡快加熱食用。暫不食用的,也要及時敞開袋子放在陰涼通風幹燥處,或放入冰箱冷藏,在0℃-4℃的冷藏狀態下可以保鮮5天左右,存放在-18℃的冷凍室裡可以保存更長的時間。
你也可以將粽子放進熬煮粽子的“粽水”中浸泡。熬煮十多個小時的“粽水”上漂浮著一層厚厚的油脂,可阻隔細菌進入,但這種辦法也同樣保存不了長久,而且粽水一旦滲入到粽子中,就無法保持米粒黏糯香甜的口感。
還有一種烘幹法是如今較為常用的一種辦法。就是將粽子放入鐵鍋中,以小火烘幹其粽葉上的水分,使得粽子保持幹燥。在高溫的烘烤下,粽葉的香氣滲透進粽子中,輕輕一剖開粽葉,發現粽子米粒在高溫烘烤下,不似剛出鍋時粘糯,更加顆粒鮮明,咬上一口,黏粘著粽葉香氣的米粒更加可口有嚼勁。
二.粽子煮熟後能保存多久?
由於夏天氣溫高、濕度大,適合各種微生物的生長繁殖,煮熟的粽子在常溫下保存兩個小時後即容易變質。如果吃了變質的粽子,容易造成痢疾、腸胃炎等疾病。粽子屬於熟食的一種, 在常溫下的保質期一般隻有幾天到一周,而冷藏也隻能暫時延長保質期。如粽子有異味或拆開後有黴變就不能食用。不能長期將粽子放在冰箱內冷凍,市民應盡快吃完,發現變質的應當丟棄。 常溫20度左右放在通風處或涼水裡可以放2-3天,但口感不好如果太熱的話,就放在涼水裡,大多數賣粽子的都是這麼做的,然後第二天再放熱水裡預熱再賣。
三.粽子吃涼的還是熱的?
粽子到底是應該冷還是熱的吃法應該由粽子的餡料來決定,如果是紅豆、大棗等做餡的甜粽子涼著吃就不錯,沾點白糖或蜂蜜味道更好;如果是肉餡的咸粽子,最好還是吃熱的,涼的感覺太膩,而且不利於消化。 冷了後的糯米人體不容易吸收.這樣對你的腸胃的吸收消化有一定的抑制。